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、环境、条件变化,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,明确了我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。西部民族地区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坚持扩大内需,打通供需两端,耦合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,提升对外开放水平,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扩大内需促消费,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
相较东部沿海地区,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本地劳动力,经济体量小,外向型不明显。西部民族地区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,全面促进消费,拓展投资空间,提振经济发展原生动力。
要着眼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促进农业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,通过要素匹配和产业链整合,提升产业附加值,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,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开展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(市)民变股东”改革,构建“联股联业、联股联责、联股联心”的利益联结机制。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,加快农村人力资本改造,采取针对性的生产就业培训指导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。加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扶持,健全农民工工资有效增长体制机制,激发城乡消费活力。
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,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。注重增加在教育、医疗、社保、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支出,为持续释放个人消费需求创造条件。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数字化转型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的新型消费模式,使经济循环更加强劲有力。
要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,配置更多的资源精准投向产出增加值高的重点领域。大力发展立足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有地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如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材料等,将投资与转变发展方式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,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稳健更持久。
加强供需无缝对接,提升经济内循环效率
经济的有效循环不仅需要激活需求,还要匹配高质量供给。西部民族地区要协同推进扩大内需战略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以高质量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。
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、现代化生态牧场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,支持发展集约高效、用地规范的设施农业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落实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任务,建立健全市场化、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使绿色发展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的闪亮名片。立足生态、民俗、自然风光等资源,依托风景名胜区、边境旅游试验区、跨境旅游合作区等,发展旅游休闲、健康养生等服务业,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,以三产融合增强经济内循环效能。
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,对竞争力强的核心技术、关键产品的研发生产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,助推企业高质量供给。优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,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,加快风电、光伏发电就地消纳,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,提升清洁能源输送能力,同时推动符合环保、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。通过东西部联动发展,打通供需两端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。
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拉动数字经济创新、孕育新的建设需求、吸引更大规模投资,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正向循环,还有助于加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、激活现代产业发展新动能。西部民族地区应把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,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建设,提高偏远地区信息化水平,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有效投资,刺激经济增长,赋能区域经济大循环。
推进三链耦合,创新驱动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
一方面,要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链完整性。对产业链主体在国内的,以大企业为抓手,通过引资补链、引资扩链等方式,将产业链延伸至包括设计和销售在内的全过程全周期;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在国外的,发挥企业比较优势,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,通过向下或向两端延伸,将产业链集中在本地并予以重构,形成新的产业集群。另一方面,要尽快补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短板,加强技术自主研发,集中优势力量推进科研协同攻关,增强科技创新硬实力,为完善内循环产业链作出贡献。
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区,要强化资源战略储备,保证原材料供给充足。龙头企业要适应供应链重组要求,顺应数字经济大发展趋势,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。要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供应链企业融合发展,通过铁路、公路、水运、航空、信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,构建现代物流体系,保障供应链安全,系统提升和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力。
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,发挥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的枢纽功能和资源聚合作用,强化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等创新链条的衔接。组建供应链创新联盟,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,推动高水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,加快成果转化落地。健全以需求为导向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,营造创新环境,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,以创新引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体系迈向中高端。
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,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
西部民族地区拥有沿边区位优势和开放开发空间大的后发优势,在畅通国内大循环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大有可为。
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,深度服务和主动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促进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向规则制度型转变。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,有序开放制造业,逐步放宽服务业准入,提高采矿业开放水平,加强农业开放合作。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,在境外投资经营中履行必要的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责任,打造品牌效应。支持西部民族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,支持区域内企业开展委内加工业务,加快优势明显的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步伐,拓展国际新兴市场。
西部民族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依法依规先行先试,探索建设适应高水平开放的行政管理体制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经贸制度体系,优化营商环境,进一步增强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。要增设国家一类口岸,完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、边境经济合作区、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,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,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,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,推动西部民族地区从对外开放腹地走向对外开放前沿。
(作者单位: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)